“问题学生”的问题
敬业中学 姚 澄
【案例背景】
小文出生在一个离异家庭,在他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分开了,妈妈为了他一直没有再婚。他和妈妈、外公、外婆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。在学校里,他和同学们相处的比较融洽。喜欢做数学题、网络游戏,课余还参加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机器人兴趣小组,参加过各式各样的比赛,也取得了一些成绩。可是,同样是他,在学校里因为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多次
【案例过程】
周三早晨,教导主任找到我:“昨天下午做眼保健操时,你的班级有同学讲话,甚至有同学对我说,‘做不做都一样!’你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,再请这个同学来找我交流一下。”我赶紧找来班长和负责眼保健操检查的同学,一问才知道,出言顶撞的人正是小文。
我先在班级里就做操讲话的事情批评了同学们,并且特意提到了那句出言不逊的话。我注意看小文,他的脸上一副“事不关己”的表情。课间,他没来找我,难道错怪了他?我决定主动出击。
下课后,我把小文叫到相对安静的走廊尽头,没有大声的训斥,而是尽量心平气和的问他:“能和我说一下昨天下午的事情吗?”“我没错!”他斩钉截铁的用这三个字回答我,眼睛里写满了不屑。“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,好吗?”他磨蹭了半天,像挤牙膏似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:
“昨天下午,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,眼保健操的音乐已经响起,我侧身坐在座位上和同学讲话,同学请我帮他从柜子里拿上课用的书。看见老师后,我赶紧做操。过了一会儿,看见老师慢慢的走出教室,于是我又去书柜里拿书,正巧被老师看见,老师走到我面前说:‘你还做不做操?’我回了一句:‘做不做都一样!’”
他的讲述与教导主任看见的基本吻合,看来他没有撒谎。因为课间的时间有限,所以我提了三个问题,请他认真把事情的经过再回想一遍,仔细思考后再回答我:(1)帮同学拿书是好事,但是这件事放在什么时候做最合适?(2)和老师顶撞时,你是怎么想的?为什么要这么说?(3)如果你和那位老师调换角色,你会怎样想?
下午我们再谈到这件事时,他的表情已经变成“不好意思”了。他说:“我原先认为讲话、不做操是为了帮助别人,不是我的错。但是校纪班规面前人人平等,我在不恰当的时间、场合把好事办成了坏事。至于那句话,是我一时冲动。我只是觉得他多管闲事,不是我们的
事后,我又和教导主任做了沟通,了解他们交流的情况。在他写给教导主任的检查中,我看到这样一段话:
“当老师走过来问我(不做操)的原因时,我本可以解释清楚的,可就是自己不负责任的一句话,导致了老师的误会。虽然心里不是这么想,却让别人认为我是这么想。我想,这是这件事所体现出的我的另一个缺点。
通过这件事,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应该分场合分时间,而更重要的是,我了解到沟通的重要性,解除不必要的误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良好方式。”
【案例分析】:
类似的情况,在我接班前后发生过多次:除了数学老师和我,接触过的老师他都“顶撞”了。虽然,事后他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鲁莽,为自己的冲动后悔不已,但是,当面对老师的责问,他依然“心头一热”。所以,我感觉这不是单纯的缺乏“尊师重道”的教育,而是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。
随着社会的进步,离异家庭也日渐增多。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:“世上只有妈妈好,有妈的孩子是个宝。”其实,父亲和母亲一样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作为男孩子,父亲更是他的榜样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变化,到了青春期,最需要的是父亲给他男性身份的肯定和行为处事的指导。虽然家庭条件一般,小文的母亲为了补偿他,还是尽可能的满足他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要求,无微不至的照顾他。但是父亲的关爱和保护,是母亲无法给予的。外公虽然是男性,但是年事已高,代沟太深,难以担此重任。
所以,我一直对小文关照有加。在我的眼里,他是个外刚内柔的男孩子。初次见面时,我就发现他走路的姿势很奇怪,一只手紧贴裤缝,另一只手不协调的前后摆动,低着头,眼睛总是盯着地面。走路的姿势暴露了他内心自卑的一面,不完整的家庭带来的不平衡、青春期的叛逆性格与母亲的管教之间的矛盾,平平的成绩……成了他心中难以名状的苦闷。他知道自己是个男孩子,却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男子汉;他渴望出类拔萃,却拒绝不熟悉、不认识的人给予的指点或帮助。他喜欢数学,做过数学课代表,选修化学,而我既是化学老师又是他的班主任,接触的机会多,彼此了解得也更多,所以对于我
【案例对策】
以前,每当出现争执,我总是从“保护”小文的思想出发,尽量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。一方面帮他分析他在处理问题中的不妥之处,教他如何换位思考,理
这一次,在教导主任的建议下,合作采取了“小事做大”的方法。不仅我找他谈话,还在班级中不点名批评,请他到教导处接受教育,写检查,如果有必要,还准备请家长协助教育,处理的时间延续了整整两周。结果从小文的检查中看出,这样的处理给他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和深入的思考。我把检查还给小文,告诉他:“好好保存,以后处理问题时,多想想这次的经历。希望你越来越成熟、稳重。”
【案例反思】:
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,较多的考虑学生的心理极为脆弱,应该悉心保护,“批评”和“惩罚”应该从教育中剔除,以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,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本就存在性格缺陷的学生。但是这种宽容的教育,不一定能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。对于案例中的小文,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这样的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是不长的。因此,这次的事件我采取了与以往相对的“化小为大”的做法,不是为了“杀鸡儆猴”,而是希望给小文一个深刻的记忆,时刻提醒自己心平气和的与人沟通、成熟稳重的处理事情,为他今后走入社会上好人际交往的第一课。
两千多年前,孔子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——“因材施教”。但是对于小文这类生长在离异家庭的特殊的“材”,如何帮助他们彻底的甩掉“问题”的帽子,仅仅依赖与学校的教育、老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,还需要家庭、社会的协作,创设良好的环境,才能使他们健康的成长!